債券市場方面,上周債市整體窄幅震蕩。資金面仍然寬松,市場等待選擇方向。周一央行等額續作MLF,表現了中性的政策態度。經濟數據表現較強,生產和地產好于預期。美聯儲議息會議調高經濟預期,但鮑威爾表態偏鴿。SLR監管放松的預期落空,美債長端收益率繼續上行。國內30年國債表現較好。從基本面來看,各項數據表現較好。經濟數據中,生產增速超出預期,環比季調連續保持高增長,主要的拉動項是上游和出口相關生產。需求側表現一般,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和消費較弱,地產投資仍有支撐,主要是地產銷售和竣工數據較強。整體而言,在出口、地產景氣拉動下,經濟仍在高位運行。從資金面來看,央行等額續作MLF,表達了中性的態度。資金面整體較為寬松,一方面可能是財政支出加速的影響,另一方面近期信用債到期規模較大,央行或出于金融穩定的考慮進行提前對沖,從而保持流動性環境的整體穩定。近期需關注提前批地方債發行對于資金面的影響。整體而言,上周市場仍然窄幅震蕩,對利空鈍化。從交易盤行為來看,前期市場調整導致參與者杠桿和久期已經有明顯下行,市場跌無可跌。海外來看,美債收益率的持續上行或對風險資產帶來持續壓制,美元指數也有上行風險。美聯儲議息會議明顯提高了對經濟增長的預期,聯儲政策從寬松轉向數據依賴,針對近期美債長端收益率上行的狀況,聯儲官員解讀為經濟恢復的正常現象,并沒有過多反應。未來交易性機會或來自經濟數據的預期差和海外風險偏好的進一步演化。
股票市場方面,A股震蕩下行,有一定企穩跡象但反彈有所乏力。近期市場調整的原因還是未發生變化,主要還是由于大宗品上行或通脹上行壓力,引發美債利率的持續上行。盡管美債利率并沒有直接作用于我國市場的渠道,但由于全球增長和流動性可能會面對拐點,對市場估值產生壓力,A股前期估值結構性高估,也因此出現了相對較大的調整。同時,部分前期滯漲的板塊以及碳中和主題個股有所表現。國壽安保認為,1-2月經濟數據驗證,國內基本面整體仍在高位,出口需求的改善拉動國內工業生產達到階段性的極致,但短期疫情的“點狀復發”和“就地過年”也確實對年初的消費、基建投資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不過整體上看,未來需求維持高位的概率較大,通脹中樞上行下企業盈利也將持續改善。然而,由于美國經濟修復的動力較強,尤其是實際利率出現了快速上行,預示著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在持續改善,這對全球風險資產尤其是相對估值偏高的,如A股中的基金重倉股、美股科技股等,產生了實質壓力。前期A股也出現了一輪比較猛烈的調整,目前市場情緒仍相對疲弱,估計大幅上行和下行都比較困難。綜上,市場中期的方向沒有太大變化,但短期春季躁動行情已經結束,快速調整后進入橫盤震蕩期,市場風格上可能會趨于均衡,前期滯漲的部分板塊短期會有一些機會。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