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方面,出口和金融數據表現較好,疫苗提振風險情緒,長債收益率震蕩上行。央行投放相對謹慎,疊加雙十一擾動,資金面偏緊。同業存單利率小幅上行,信用利差有所走闊。從基本面來看,出口和金融數據表現較好,通脹略低于預期。出口繼續超預期向好,進口有所回落,機電、紡織等產品接力疫情相關產品,繼續支撐出口;海外受疫情影響生產能力依然受限,對美出口繼續高增。從金融數據看,政府債券繼續支撐社融讀數,貸款季節性回落,但結構繼續向好,長期貸款占比進一步提高;財政收支錯位,財政存款高增,導致M2增速回落;M1超預期上行,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力。從資金面來看,本周整體偏緊,央行投放謹慎;雙十一導致備付金增加,對資金面形成擾動;MLF投放和回籠存在錯位,市場等待下周MLF續作。整體而言,基本面仍然持續復蘇,出口仍然持續超預期,疫情反彈對海外生產復蘇形成制約,中期內仍然支撐出口;社融增速見頂,但在信貸和政府債券支撐下短期內仍將保持高位,頂部并非一蹴而就。從市場情緒而言,大選塵埃落定,疫苗研發初見成果,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的兩大因素在短期內都出現明顯好轉,對債市情緒形成壓制。從近期的市場表現看,債券對基本面反映有所鈍化,未來交易性機會可能需要等待資金面的進一步寬松。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A股市場先揚后抑,弱于前期預期。主要原因是,受到海外市場疫苗效果好于預期的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出現了普遍反彈,但A股市場面臨海外風險修復后,自身環境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一方面對部分互聯網平臺公司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影響,部分科技股龍頭受到估值的壓制,另一方面國內信用市場出現局部風險,壓制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導致部分前期強勢行業、強勢個股有所調整。同時,考慮到全球經濟有望共振式修復,周期行業表現不俗。國內風險偏好短期降低,但不會成為中長期因素,后續科技板塊走勢還有一些不確定性,雖然國內科技股實質受到反壟斷約束的范圍非常有限,但情緒受壓制下相對謹慎。但更重要的是,后續因債券信用風險影響會逐漸消退,同時作為流動性更好、趨勢相對更好的股票市場可能反而受益,中期趨勢仍值得期待,尤其是部分結構性機會仍值得布局。其中行業配置上基本與上期一致,并進一步強調其中周期板塊的機會:一是能化行業為首的周期龍頭,主要關注煤炭、化工和機械的部分子行業,另外本期增加有色板塊中銅、鋁等標的的推薦;二是部分產業趨勢向上的科技或高端制造,尤其推薦新能源和軍工。三是部分可選消費修復仍在進行時,在短期調整后汽車和家電繼續保持推薦。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