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方面,月初資金面相對寬松,長債收益率震蕩下行,受大選塵埃落定影響,全球風險情緒有所提振,債券收益率小幅上行。資金面較為寬松,同業存單利率初步見頂。信用利差小幅走闊。從基本面來看,高頻數據仍然指示經濟穩步復蘇。地產銷售環比保持穩定,從銷售拐點到投資拐點的變化可能仍然需要時間;鋼鐵產量維持高位,螺紋鋼價格較強,表明生產和投資仍然不弱。從經濟結構來看,消費、出口、制造業等順周期因素繼續恢復,經濟整體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從消費來看,居民收入增速高于消費增速,消費仍有追趕的空間,從分項來看,地產相關消費和石油制品相關消費表現較弱,仍有進一步恢復的可能性。當前同業存單利率依然保持高位,但上行速度明顯放緩,有見頂趨勢。月初資金面明顯轉松,預計11月財政支出將有所加速,對流動性帶來利好,央行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根據形勢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調節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未來需要觀察央行進一步的行動和態度變化。整體而言,基本面仍然持續復蘇,對債券市場存在趨勢性的壓制。大選成為本周市場關注的熱點,目前計票工作仍在進行,但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明顯下降,拜登勝選的概率較大。在進一步財政刺激預期的推動下,美股明顯上漲,帶動全球風險資產上揚,對債券短期內有所壓制。在5個月的連續下跌后,債券市場情緒表現較強,10月中下旬以來已經迎來一波交易性行情,未來需要進一步觀察基本面和風險情緒的演化。
股票市場方面,本周A股市場整體走強,持續上行,結構性機會也比較明顯。主要原因是,進入11月后市場流動性略微有所寬松,更重要的是美國大選進度出現了一些比較積極的變化,不確定性快速落地,盡管仍未明確得出誰勝出的結論,但全球風險資產普遍走強,風險偏好顯著提升。行業層面汽車、家電等行業領漲,同時周期股中估值偏低、階段性有基本面改善的鋼鐵、煤炭、石化等行業表現同樣不俗,科技股也在期間有所表現。后續,隨著外部不確定性顯著降低,中期市場整體大概率還是運行在寬幅震蕩中,但短期有望出現相對偏強的修復。一是國內基本面繼續修復,尤其是出口數據再次超預期說明了在全球疫情反復動蕩之中,我國出口優勢進一步體現,恰逢歐美消費旺季,可預期的未來3-6個月出口增速會維持高位。二是外部不確定性下滑,美國大選逐漸趨于確定后,階段性風險有所下降,市場有望重拾偏強格局。三是11月流動性環境有所緩和,但考慮到政策面上對“防風險”的強調,外加外圍環境仍有可能出現擾動,市場不會出現系統性、全面性上漲。行業配置建議上與上期一致,一是能化行業為首的周期龍頭,主要關注煤炭、化工和機械的部分子行業;二是部分可選消費開始修復的彈性,首選汽車整車,但后續可能也會往家電等行業擴散。三是部分產業趨勢向上的科技(高端制造),目前最明確的還是新能源和軍工。四是常規季節性環境下有望修復的金融股,保險+股份行。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