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市場恐慌來自于近期全球貿易環境快速惡化,但中期走向緩和。上周全球大類資產均受到恐慌情緒沖擊而產生普跌。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加征關稅在中長期中對貿易逆差的影響可忽略不計,貿易戰結果也多為兩敗俱傷,因此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出現顯著貿易沖突進而引發全球貿易沖擊,概率不大。但本次貿易沖突的背景更多在大國博弈因素,可能蘊含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全球經濟和產業再平衡過程中的沖突。從本次美國貿易沖突關注行業來看,如信息技術、機器人、高鐵、新能源汽車等,主要集中在中國正在自主迅速追趕的行業,這些行業也是我國“大國崛起”的戰略支柱行業。總體來看,此次貿易沖突的短期影響或已經大部分釋放,但由于此次貿易沖突背后不僅限于經濟因素,后續影響還需進一步跟蹤,我們目前傾向于這一沖擊的影響比較深遠,大概率會進一步加速我國產業升級的決心。
債券市場方面,“兩會”后央行開始凈回籠,周四象征性投放100億逆回購以跟隨“加息”。OMO操作利率調升5bp而非10bp,IRS曲線大幅下行,期限利差明顯壓縮,市場對長期流動性的預期有所好轉。全周來看,國內債市在央行象征性“加息”和中美貿易戰推升全球避險需求的影響下大漲。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下行11bp和18bp,國開債表現整體好于國債。利率債短端收益率也在流動性預期好轉、同存利率大幅下行等因素帶動下出現了明顯下行。信用債方面,短融、中票收益率普遍回落,但由于下行幅度不及利率債,帶動信用利差被動走擴。3Y以內信用債收益率下行幅度普遍在10bp以上,反映機構對中短久期品種心態更為樂觀。國壽安保基金認為,貿易戰當前影響的中國出口金額不大,對經濟的實質沖擊有限,更多的可能是情緒層面的反應。此輪貿易戰觸發國內債市上漲,且漲幅明顯大于美、歐債市,背后有當前流動性超預期寬松的支撐,短期需要注意防范債市大漲后回調的風險,同時需要密切關注近期央行實質偏寬松的貨幣政策態度在兩會和跨季后是否會發生邊際變化。4月6日前美國可能會列出征稅產品清單,疊加國內經濟數據即將出爐,貿易戰影響出口和國內經濟增長的預期有可能在4月中上旬進一步發酵,可密切關注其中的投資機會。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A股普遍下跌,與貿易戰預期升溫、美聯儲加息后中國利率上調、國內經濟預期轉差等因素有關,上證綜指單周大跌3.58%,行業跌幅較小的行業為農林牧漁(-0.36% )、醫藥生物(-0.94%)和銀行(-2.00%),跌幅最大的三個行業為家用電器(-7.25%)、建筑材料(-7.56% )和鋼鐵( -9.42%)。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市場短期快速調整后,再度進一步大幅下跌的概率相對受限,但考慮到市場情緒仍處于大幅波動中,建議仍以追求確定性機會為主。展望二季度,股票市場將進入一個相對平淡的時期,趨勢上或延續寬幅震蕩。在結構上,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一是緊緊抓住“發展新動能”主線,積極布局在計算機、電子、機械等行業中具備中長期成長機會的個股,其中的龍頭公司可能在本輪創新周期中獲得估值和盈利的戴維斯雙擊。二是為了預防經濟出現超預期外需擴張或資本市場可能出現的短期大幅波動,優選受益于消費升級屬性且具備一定抵御風險能力的醫藥、食品飲料、 航空、大型國有銀行、保險等板塊。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