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么比基金公司大額認購和全員跟投更讓投資人放心的嗎?
國壽安保基金公告稱,為彰顯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國壽安保基金公司和公司全體員工擬對國壽安保華興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進行認購,合計認購金額2000萬。其中,兩位基金經理每人將出資100萬元認購。
國壽安保華興基金是一只跨滬港深市場靈活配置的產品,于3月29日公開發售。該基金旨在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投資策略,在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大背景下,積極挖掘滬港深市場中潛在的投資機會,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2017年以來恒生指數領漲全球主要市場,A股以“漂亮50”為代表的優質核心股票也錄得不錯的漲幅。在中國實體經濟企穩回升,海內外資金積極配置權益類資產的大環境下,滬港深三地市場中真正有價值的股票將持續受到全球資金的追捧。
數據來源:Wind
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港股市場仍是重要的估值洼地。長期的貨幣寬松,使得全球范圍內優質且便宜的資產相對稀缺。不論從全球估值角度的橫向比較,還是從歷史估值水平的縱向比較,港股和A股市場整體估值都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其中,港股市場估值更具吸引力。
全球主要指數靜態市盈率
數據來源:WIND 截至時間:2018年2月27日
港股的重估從2016年上半年已經開始,并延續至今。國壽安保基金認為,港股和A股優質股票的持續上漲,除了估值修復的原因外,更依托于正在企穩回升的中國經濟。而正是因為有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本輪滬港深三地優質核心股票的上漲才更為持久。
過去的5-8年時間里,在全球量化寬松的宏觀背景下,中國實體經濟缺乏內生性增長帶來的長期趨勢性機會,整體表現為“流動性過剩”和“資產荒”。在脫虛向實的改革總基調下,當前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正初顯成效。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有效推進以及市場的自然出清,實體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企業效益提升,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得到顯著修復。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伴隨著美國的持續加息,全球流動性拐點確認,過往依靠“大水漫灌”的資金驅動增長模式已經終結。中國經濟在經歷短暫的增速下滑后,正步入L型的“軟著陸”階段,在此期間股票市場的驅動因素將轉變為以優質核心股票的盈利驅動為主。供給側改革和產業結構升級將進一步推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行業利潤向龍頭企業匯聚,長期來看,有望呈現“強者恒強”的格局。
本基金正是基于此判斷,根據滬港深市場優質股票的不同特點,致力于積極挖掘三地市場中估值合理、具備稀缺性或具有優質成長性的股票。
同時,本基金在跨市場的資金配置上更加靈活,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95%,其中投資于國內股票比例占基金資產的0-95%,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比例占股票資產的0-50%。如此安排意味著本基金更加注重均衡配置,既有利于全面把握市場機會,也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