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利率顯著下行。貨幣政策操作主導了上周債券走勢。周一MLF降息落地,但市場出現一定的利好出盡走勢;周二利率出現了大幅下行,后續的央行金融數據發布會傳達了寬松的態度;上周LPR隨后跟隨降息,5年期和1年期LPR均有下行。各期限利率全線下行,中短端降幅更加明顯。
從基本面來看,12月經濟數據表現較為復雜,有積極的一面,但經濟并未顯著轉好。積極的一面包括:一是工業增加值表現較好,這可能得益于較好的外需;二是固投有所恢復,制造業投資仍然較好,在高位進一步回升,基建投資有所回升,單月同比已經轉正,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明顯回升,逆周期托底的力量開始出現。消極的一面包括:一是內需仍然疲弱,消費進一步下行,主要的拖累項還是地產消費產業鏈,如建筑裝潢、家具消費;二是地產產業鏈仍然疲弱,銷售、新開工、竣工等全線下行。
流動性和政策方面,央行兌現了MLF降息,并在金融數據發布會上表達了較為寬松的態度,劉國強副行長指出:“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我們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場關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關切了,不關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難辦了,所以我們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央行金融數據發布會解釋了央行1月MLF降息的操作,并對后續貨幣政策確定了實質性寬松的態度。
整體而言,市場情緒較好,降息后確認了央行寬松的政策態度。后續來看,本次MLF降息并不是央行寬松的結束,后續仍有望出現總量政策的寬松,當然,近期利率出現了較為快速的下行,后續不排除小幅波動,但在貨幣政策寬松的背景下,債券存在充足的安全邊際。后續需要密切跟蹤寬信用、穩增長的政策效果。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場表現明顯分化,上證50跑贏創業板指,滬深300跑贏中證1000,大盤價值股領漲。從行業風格看,由于受到貨幣政策落地利好,穩增長主線憑借景氣反轉預期表現較好,地產產業鏈中的家用電器、建筑材料、房地產、鋼鐵等,新老基建中的建筑裝飾、通信,以及受益于降息的大金融等都錄得不錯漲幅。電氣設備、化工、有色金屬等新能源板塊,以及國防軍工等由于受高低切換影響上周跌幅較大。具體來看,上周計算機、食品飲料、建筑裝飾、銀行、房地產等行業領漲市場,醫藥生物、國防軍工、化工、紡織服裝、汽車等行業領跌。
權益市場當前仍處于區間震蕩過程,持續調整或為短期躁動行情打開空間,目前機會仍大于風險。穩增長貨幣先行,上周MLF與LPR利率已先后調降,貨幣寬松政策已經在逐步兌現。
寬貨幣可以帶來部分的信用邊際寬松,但“軟繩效應”下寬貨幣對企業信用的提振作用有限,需要寬財政政策的配合,實現向寬信用轉化,所以更多積極財政政策值得起到,穩增長確定性較強。從基本面看,12月經濟數據依然疲弱,限額以上消費全線回落,地產投資延續下行趨勢,且拿地數據仍未觸底,固定資產投資整體依然偏弱,基建投資增速繼續緩慢下滑,僅制造業投資延續較強復蘇趨勢。若要逆經濟下行趨勢,需要通過拉升整體產出水平提高可用于消費的收入,從而鼓勵消費、擴大需求,預計投資數據最快將在一季度出現明顯反彈。從風險偏好看,“縮表”恐慌下,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上周一度接近1.9%高位,海外市場流動性收緊預期的升溫對高估值板塊形成明顯壓制,美股科技股近期出現大幅回調,需要警惕海外市場悲觀情緒對國內風險偏好的挫傷。整體來看,今年流動性內松外緊特征明顯,市場估值不具備系統性提升環境,疊加盈利下行壓力,預計全年將以大幅震蕩行情為主,短期市場已經出現階段性筑底企穩跡象,可以適當布局中長期成長行業。預計未來市場主線將由景氣反轉板塊的估值修復向高景氣板塊的估值提升傳導,建議關注穩增長和技術革新兩條配置主線,中長期行情仍以技術產業升級為主線,依然看好新能源、半導體等科技成長的配置型機會;短期主線偏向防御性和估值修復,尋找低估值且存在景氣反轉預期的順周期板塊,短期關注大金融以及基建地產產業鏈等低估值修復性機會。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