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表現偏強,一是全國疫情又有反復,陜西、河南、上海、深圳等地發現確診病例;二是資金面較為寬松,短端利率有明顯下行;市場對近期降息預期較為強烈,參與者多左側博弈政策進一步寬松,因而整體來看債券表現偏強。此外,從經濟數據來看,12月社融中規中矩,寬信用仍未見效,并未對債市帶來太多擾動。
從基本面來看,貸款略低于季節性:居民中長期貸款在11月的恢復后,再次有所下降,表明在積壓的按揭貸款投放完畢后,后續的地產貸款需求仍然不強;企業中長期貸款也略低于季節性;表內票據顯著上升,這和12月票據利率大幅下行一致,存在票據貼現沖額度的現象;后續來看,票據利率轉升,信貸項目有儲備,信貸開門紅有保障,但仍要等到2月才能驗證。
流動性和政策方面,央行此前表態較為友好,一是在貨幣政策例會要求“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二是在央行工作會議提及“切實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主動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貨幣金融政策”,三是易綱講話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市場降息預期較為強烈。
整體而言,市場情緒較好,計入較高的降息預期。在經濟快速下行后,隨著供給約束的逐漸放開,經濟下行斜率放緩,從環比角度來看,經濟出現磨底的特征,短期而言,基本面繼續推動利率下行的動力不足。后續關注國內貨幣政策走向:在穩增長政策訴求下,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偏松,從而給債券帶來安全邊際。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場延續下行趨勢,主要寬基指數集體收跌,創業板指跑贏上證50,中證1000跑贏滬深300,小盤成長股相對抗跌。從行業風格看,穩增長方向大幅回調,地產、基建產業鏈受穩增長預期波動影響,建筑建材、家電、鋼鐵、房地產等板塊領跌。前期經歷大幅調整的新能源、醫藥醫美板塊上周集體反彈,市場“蹺蹺板”行情特征依然明顯,政策和經濟預期的分歧以及偏緊的流動性是主要原因。具體來看,上周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有色金屬、汽車、社會服務等行業領漲市場,建筑材料、家用電器、建筑裝飾、食品飲料、鋼鐵等行業領跌。
權益市場仍然處于布局窗口,穩增長目標明確,“寬貨幣、寬信用、寬財政”政策會逐步落地,節奏或不及預期,但不必過度悲觀。“縮表恐慌”仍處在預期消化階段,能否真正落地有待觀察,國內有足夠政策空間應對,貨幣寬松依然在途。從基本面看,近期國內多地爆發新冠疫情,同時首現Omicron毒株本土確診病例,疫情的反復以及趨嚴的防疫措施對穩增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短期的政策真空使得市場對穩增長力度預期降低。流動性層面看,上周央行共有300億流動性投放,延續了上周資金面中性偏緊的狀態,市場對流動性寬松預期有所降低,資金風險偏好繼續受到壓制。從風險偏好看,美聯儲鷹派期待落空,上周聽證會期間鮑威爾未明確提出政策的時間表,其鴿派表態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縮表恐慌”情緒。整體來看,市場開年以來經歷了一輪快速調整,并且已經出現筑底企穩跡象,前期高估值板塊情緒風險快速釋放,整體性價比大幅改善,在政策確定性下,當前或是全年布局的機會窗口。市場主線將由景氣反轉板塊的估值修復向高景氣板塊的估值提升傳導,建議關注穩增長和技術革新兩條配置主線,中長期行情仍以技術產業升級為主線,依然看好新能源、風光儲、軍工等科技成長的配置型機會;短期主線偏向防御性和估值修復,尋找低估值且存在景氣反轉預期的順周期板塊,短期關注大金融以及基建地產產業鏈等低估值修復性機會。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