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屁股无遮挡_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_好多水好爽_全黄三级绿象带60分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最新動態 > 市場評述 > 正文

市場中性偏好,供給側因素更加重要

時間:2021-09-13

債券市場方面,上周債券市場繼續保持相對平淡的格局,整體震蕩偏弱。資金面偏收斂,疊加煤炭等大宗商品大幅上漲,導致債券情緒趨弱。此外,央行在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再增加3000億支小再貸款額度,將在今年發放,孫國峰在會議中表態不需要原來那么多的流動性就可以保持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引發市場的恐慌。周二的出口數據較好,周四通脹數據PPI也繼續上行,超出市場預期。整體來看,市場延續震蕩格局,等待選擇方向。從基本面來看,8月出口同比增25.6%,再次超出市場預期。出口走弱要看到供需兩條邏輯:由于海外補貼退坡,全球需求可能短周期見頂,但中國出口轉弱要看到供需兩條邏輯支持;美國零售商持續去庫存,PMI供應商交付時間仍然很長,表明全球供應鏈還是存在問題,這支撐國內出口。疫情反復帶來兩方面影響,從政策端來看,疫情導致貨幣政策易松難緊;從經濟端來看,帶來7、8月經濟下行的斜率更加陡峭;從出口端來看,疫情反復使得出口替代邏輯再次演化。市場往往著眼于前兩者,而對后者關注較少,導致出口超預期。流動性方面,資金面保持平衡。受疫情影響,服務業和終端需求較差,導致就業仍有壓力,政策上很難收緊。降準后,市場對央行數量上的寬松已經不存在分歧,但是對是否會進一步運用價格型工具仍有疑惑。從7月政治局會議的表態來看,要求:“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此外,央行也召開信貸形勢座談會,要求:“繼續做好跨周期設計,銜接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貸工作”,財政和信貸方面都有邊際放松,政策上穩增長的權重有所提高,需要關注其對資金面和貨幣金融數據的影響。整體而言,上周市場震蕩偏弱,降準后疫情影響導致近期經濟下行的斜率更加陡峭,市場對未來經濟的悲觀預期增強;在經濟邊際走弱的背景下,進一步寬松的預期也在增強,關鍵在于未來政策的組合和效果。一是觀察財政和貨幣的組合,財政政策由缺位到逐步發力,是否需要貨幣端的進一步寬松;二是觀察寬信用的效果和時滯,寬信用的政策取向已經明確,但在地產和城投政策趨嚴的情況下,信用能否寬出同樣存在分歧。需要關注政策層面預期差帶來的交易性機會。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A股持續走強,但市場局部風格發生較大幅度變化,周期板塊大幅走強的同時,大量權重股表現不俗。基本面方面,出口數據超預期和PPI超預期上行對順周期行業形成支撐,同時由于旺季部分大宗品價格快速上行,相關行業表現相對較強。另外,潛在的穩增長政策預期上行,對建筑、建材等低估值但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行業,有所搶跑且表現較強。整體上看市場交易熱度有了進一步上行,以上證指數為代表出現了沖擊前期高點的狀態,同時受益于市場熱度增加的金融板塊也表現不俗。權益市場具備重要的戰略配置價值,順周期資產和成長板塊都有較好的結構性機會,市場波動顯著增加。一是基本面已經開始確認回落,體現在內需端開始走弱,而且7月經濟數據回落幅度遠超前期預期,對基本面的影響需要重新評估。但是部分順周期行業供給側的快速收縮可能比需求的影響更大、持續性更強,所以相關行業仍有結構性機會待挖掘。二是國內政策近期出現了一些“噪音”,寬松政策的到來不會一蹴而就,而由于應對能耗雙控等因素產能的供給壓制可能偏大,對后續經濟的影響也還需繼續評估。國內方面,為應對潛在的經濟不確定性,宏觀政策已經的開啟寬松,或許四季度會出現系統性放松,將支撐市場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屆時市場機會相對更好。需要關注的是,中美關系出現了一些積極進展,市場風險偏好也在向低估值板塊擴散,引發結構性補漲和市場整體熱度偏高。因此,中期來看市場仍然中性偏好,短期有一些預期波動將逐漸蓄勢,行業層面部分優質賽道如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成長行業和稀有小金屬、焦煤、精細化工品等,仍將有較好的投資前景,同時對于部分前期滯漲但受益于穩增長邏輯的建筑和建材、受益于市場熱度抬升的非銀金融也會有較好表現。





上一篇:股票市場風格略均衡化
下一篇:股市延續震蕩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