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閘在即,政策暖風頻吹。上周五監管層公布,首批科創板公司7月22日上市,標志著歷時半年多的科創板在持續提速中,終于將迎來上市交易。截至2019年7月7日,上交所共披露142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其中25家注冊生效,6家提交注冊,87家已問詢,23家已受理,整體集中于醫療、電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等先進制造行業,為資本市場帶來新鮮血液。另外,上周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帶隊赴中金公司調研,并主持召開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座談會,圍繞“資本市場踐行初心使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證券基金行業健康發展”主題,與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代表座談交流。會議強調,建設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需要一個強大的證券基金行業。證券基金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專業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是直接融資的“服務商”,是社會財富的“管理者”,是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也是市場創新的“領頭羊”。國壽安保基金認為,整體上看,政策環境對于股票市場非常積極。
不宜過度預期全球貨幣政策拐點。美國6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2.4萬,預期16萬,前值7.5萬修正為7.2萬;失業率3.7%,預期3.6%,前值3.6%。受此影響,美元走強,美股盤中調整,美債大幅調整,7月降息概率也有比較明顯的變化,盡管目前仍維持在100%的降息概率,但降息50bp的概率從6月末的32%降低到不足7%。從歷史數據來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倒推的加息/降息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在拐點判斷尤其是拐點的時點判斷上一直有較大的誤差,例如上一輪加息在2014年起市場即持續有預期,而且概率在2015年年中增升至高位,但實際加息在12月末才落地,對2016年加息的預期也過高,最后僅加息一次。需要提示的是,全球任何一個央行實施貨幣政策轉向,都是相對謹慎的,判斷拐點是非常困難的且市場往往會預期過早,因此聯儲降息進度的波折會對資本市場有較大影響。后續還是需要關注美股走勢,以及美股波動對A股市場、新興國家股票市場的影響。
債券市場方面,跨季之后資金面進一步寬松,隔夜回購利率降至1%以下。盡管習特會晤后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但基本面和流動性支撐下全周債券市場普遍收漲。利率債表現相對好于信用債,信用利差大多小幅走闊。包商事件提升市場風險溢價,也增加了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的難度。在近期“確保小微企業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降低”的政策導向下,如果中低等級信用債主體的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縮,在風險溢價難以解決的背景下政策層將會有穩住無風險利率的動機。一季度政策逆周期調節帶來的宏觀杠桿率再度上升則制約了政策托底的意愿,后續財政繼續發力的空間收窄。由于全球范圍內經濟增長放緩,在凈出口對經濟負貢獻擴大、地產及制造業投資出現走弱跡象以及消費繼續降速的宏觀背景下,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托底意義將明顯增大;但由于基建受財政收入下降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約束,基建反彈的力度也相對有限。因此,中期來看,基本面對債券市場的支撐相對明確,且流動性保持寬松,中長端市場機會大于風險。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市場先漲后跌,整體上比較平穩,前期跳漲主要受益于G20相對偏正面的領導人會面結果,后續因市場預期趨穩而略有調整。上證綜指本周漲1.08%,行業漲幅前三為國防軍工(6.24%)、家用電器(5.06%)和農林牧漁(3.85%);漲幅后三為銀行(-0.01%)、休閑服務(-0.07%)和有色金屬(-0.30%)。國壽安保基金認為,G20會議落定后,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得到一些修復,因此短期來看,市場有望獲得比較顯著的提振。但中期視角來看,前期市場回落的因素不僅在于談判這一事件性因素上,也體現了對于基本面不確定性的一些擔憂,目前來看這種不確定性有所緩和但還難言觸底,所以在經濟沒有顯著變化前,市場大概率仍是震蕩格局,還缺乏系統性上漲的觸發因素。另外,外部市場波動也是短期的影響因素,尤其是美股當前蘊含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過滿,有階段性調整的必要,不過這不是影響我國股票市場趨勢的核心因素,若美股調整帶來A股異常波動,可能是難得的左側加倉機會。行業配置上,由于市場情緒的修復和前期華為產業鏈受擠壓狀態的改善,整體科技板塊會得到比較顯著的修復,不過前期龍頭白馬持倉也不至于明顯偏弱,因此整體建議兼顧超跌科技股和龍頭白馬,相對均衡的配置。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