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基本面數據和變化不多,但內外部環境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邏輯比較一致,值得關注。一是國內穩就業成為政策焦點,而非資本市場預期的穩增長政策。5月國常會強調要守住不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底線,再提“六穩”,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上周成立,可見對于外部沖擊下的國內變化,工作重點在于就業而非刺激需求,更不可能是短期強刺激,說明外部環境的變化大概率是持續的,內部對沖政策不急于一時。二是外部因素大幅緩解了通脹壓力。盡管短期高頻數據顯示,鮮菜鮮果價格出現顯著超季節性的上漲,但整體壓力并不大,一方面是由于豬肉價格并未快速上行,另一方面是在美歐日PMI數據大幅下行、美國EIA原油庫存大增、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拖累風險資產等因素共振下,油價大幅跳水。由此可見,由于外部因素的變化,疊加全球貿易可能出現的下行,全球總需求的變化會抑制通脹的走高。三是美股等風險資產普遍性走弱。由于貿易環境的變化,全球避險需求快速升溫,全球股票市場多數下跌,美股市場中國收入敞口大的半導體、汽車、技術硬件等板塊仍然領跌市場,美債利率進一步回落至2.32%,為2017年11月以來的新低。國壽安?;鹫J為,誠如外交部發言人持續強調的,貿易的沖突對于對方乃至全球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目前看全球集體避險的情緒進一步加深,結合2019年全球總需求本來就有天然回落趨勢,全球大類資產的天平明確的向避險資產轉移,且這一趨勢仍未停止,事實上也會對后續的貿易談判提供一些緩和的環境。當前環境下,做出對未來的明確預判是風險比較大的,大概率維持一種“不好也不壞”的狀態較長時間,因此全球風險資產的大機會是難以見到的。但是,考慮到前期市場的調整,A股市場調整比較充分,在缺少進一步變化的情況下,股票市場維持區間窄幅震蕩的概率較大,而對于債券市場大概率仍是較好的交易窗口期。
債券市場方面,上周央行凈投放1000億7天逆回購,全周資金利率先上后下。國內債市表現偏弱,前半周資金面偏緊,疊加風險資產大漲,債市承壓;后半周中美貿易戰局勢緊張、美債大漲,但國內債市對利好的反應依然鈍化。全周來看,利率債收益率整體小幅上行。信用債表現好于利率債,市場可能普遍選擇了短久期下沉評級。國壽安?;鹫J為,短期包商銀行事件沖擊下,市場擔憂銀行負債端壓力和流動性壓力,利率債收益率出現明顯上行。再加上國內債市已經連續兩周對利好反應鈍化,如果沒有基本面數據的配合,市場情緒可能在向悲觀情形演化。從高頻數據來看,當前黑色系商品價格大漲仍有基本面的支撐,盡管日均耗煤量同比持續走弱,但高爐開工率仍在小幅上行,水泥和鋼材價格仍在小幅走高,來自基建和地產的需求可能依然較強。不過,除了黑色系和食品價格強勢外,同比來看5月其他高頻數據普遍走弱。當前我們仍建議維持杠桿和票息策略,同時短期可關注利率進一步上行后的交易性機會。
股票市場方面,上證綜指本周下跌1.02%,行業漲幅前三為銀行(0.48%)、有色金屬(-0.02% )和計算機(-0.11%);漲幅后三為食品飲料(-3.78%)、商業貿易(-4.07%)和農林牧漁(-7.85%)。上周市場整體比較疲弱,周二出現了一些階段性反彈,可能與匯率階段性企穩和一些事件性影響有關,但整體來看這一反彈的力度很小,并不具備可持續性。而從行業來看,前期市場抱團比較嚴重的農業、食品飲料等行業也出現了一些比較大幅的調整。國壽安?;鹫J為,市場回到了前期均衡偏低的位置,股票市場大趨勢向好是沒有改變的,但是目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在缺少新的強變量的情況下,市場窄幅波動的概率較大。中長期來看,建議對后續市場可以看得樂觀一些;短期而言,市場仍在小幅波動中,不宜明確選擇方向,守住當前倉位是最佳選擇。行業配置上的整體思路也無需變化,對養殖、非銀、銀行等板塊的觀點不變,短期出現了補跌后性價比更好一些,流動性階段性偏緊的環境下行業上的最佳選擇。當前市場的行業配置差異不足,重龍頭、白馬輕的行業配置仍將延續。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