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從對經濟的判斷上看,強調了對全球經濟延續悲觀,貿易摩擦仍存風險;對國內經濟相對樂觀,強調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指出貨幣政策空間充足。從政策基調的判斷上看,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市場利率水平合理穩定”,另外重提了“總閘門”的表述,或比市場預期的寬松程度要低。另外,專欄中指出,“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穩妥推進利率兩軌合一軌,理順資金價格決定機制”,市場對于后續“降息”的預期又有所升溫。國壽安保基金判斷,當前的貨幣政策基調仍維持相對偏寬松的狀態,但是二季度流動性并不會過度寬松,是一種“有節制”的寬松,在此環境下提及“預調微調”旨在強化逆周期調節和穩定市場預期,整體上看大概率不會出現1季度那種非常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但是突然的外部變化也隨時都可能打破這一平衡,所以整個季度相機抉擇的政策將是常態。而對于利率并軌的專欄更多是強調政策利率的預期引導作用,實際與是否進行利率調整并無明確關系,后續考慮到外部沖擊對經濟的影響,不排除可能會有一些政策利率下調的調整,但大概率不會出現在二季度。
債券市場方面,上周資金面整體寬松,央行MLF超額續作的量與逆回購到期的量相近,顯示貨幣政策并非無節制寬松。全周股跌債漲,利率債中3Y國開表現較好,國開、非國開表現明顯好于國債,市場情緒好轉。信用債中3~5Y期限表現較好,中長久期、中低評級品種信用利差出現壓縮。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與一季度例會的態度基本一致,貨幣政策寬松有底線,“因時因勢”、“預調微調”。不過,由于市場已經基本接受了“總閘門”重現,因而央行態度不會對債市形成明顯沖擊。上周債市對利好的反應相對鈍化,一方面4月底PMI數據出爐后基本面預期差已經基本修復,另一方面前期貿易戰局勢惡化后10Y國債活躍券收益率已經下行了10bp左右,市場擔憂預期反復,不愿做過度博弈。當前處于基本面數據真空期,貿易談判悲觀預期的明顯修復可能要等到6月底習特會晤前夕,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仍是預期反復的時間窗口,在此期間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
股票市場方面,上證綜指本周下跌1.94%,行業漲幅前三為食品飲料(2.29%)、有色金屬(0.27%)和農林牧漁(0.05%);漲幅后三為電子(-5.20%)、非銀金融(-4.41%)和傳媒(-4.27%)。上周股票市場出現了先漲后跌的走勢,全周來看市場交易比較清淡,投資者觀望心態較強,所以并沒有形成明顯趨勢性的行情,周五出現了一些快速的調整,大概率與匯率快速下行到6.9附近有直接關系,同時個別重要科技公司供貨問題上的問題,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個別事件性因素所表現出現了中期因素值得擔憂,但主要作用于相對有限的行業和公司,而且實際后續演進還有待觀察,大概率不會以極端的方式解決,那么市場當前過度悲觀的預期可能反應過度,因此對于后市我們認為近期還是以區間震蕩為主,并沒有形成明確的趨勢。估值重新調整回比較合理偏低的水平,對后續市場可以看得樂觀一些,不過還是在左側交易階段。行業配置上的整體思路也無需變化,由于養殖、非銀、消費等板塊前期抗跌性較好,所以短期可能出現一些補跌,但是整體上在補跌后還是能維持相對較強的走勢,仍維持推薦。另外,由于事件性沖擊,科技領域國產化的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其中操作系統、網絡安全、集成電路等可能會有階段性的主題投資機會,作為超短期投資可以關注。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