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偶發事件引起市場對通脹的擔憂。7月CPI同比2.1%,環比0.3%,其中非食品價格同比上升至2.4%;7月PPI環比上漲0.1%,同比小幅回落至4.6%。一是豬價,7月豬價反彈主因是生豬出欄季節性下降,非洲豬瘟雖有影響,但歷史上豬疫時CPI豬肉環比只超出均值1-3.5個百分點,考慮到豬肉產量仍處于高位,短期內豬肉價格大漲空間有限。二是豆價,因擔心貿易戰,大豆貿易商提前備貨,導致國內大豆和豆粕庫存已飆升至660萬噸和120萬噸的歷史高位,目前大豆和豆粕價格漲幅有限。三是油價,隨著去年7月以后油價基數抬升,若要繼續保持油價同比50%增幅,則年內油價須達85-90美元/桶,結合近期油價回落看難以達到。四是匯率,我國進口消費品占比小,人民幣貶值對CPI直接影響相對有限。五是水災,壽光水災使8月蔬菜價格環比漲幅近10%,將抬升8月CPI環比約0.06個百分點,但去年基數較高、洪災對菜價影響持續性不強,預計CPI同比不會因鮮菜分項而出現暴漲。結合以上五點,國壽安保預計三季度CPI同比將會在2%以上震蕩,年內CPI同比很難超過3%。而PPI下行節奏可能由于鋼鐵限產、基建預期、油價上漲及輸入性通脹而延緩,但由于內需回落,工業品庫存增速較高,加之去年四季度PPI高基數,后續PPI上行動力不大。綜上所述,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年內CPI通脹壓力可控,PPI下行趨勢難改。
債券市場方面,上周資金面轉松后央行意外投放1490億MLF,可能與中美貿易談判無果、雙方開始對160億美元商品征稅有關。流動性好轉后短端利率雖有大幅下行,但市場情緒未有明顯恢復,表現為國債期貨反彈過程中成交、持倉持續縮量,并未出現量的配合。而且,周四下午MLF傳聞觸發債市上漲后,周五由于MLF投放量不及預期、疊加銀行股大幅反彈,債市再度下跌。全周來看,利率債收益率整體陡峭化下行,長債利率下行幅度有限,資金面轉松后也未能收回上周跌幅。信用債除1Y期限外,其余期限收益率普遍小幅上行。國壽安保基金認為,自6月1日宣布MLF擔保品擴容以來,近三個月央行“鎖短放長” ,明顯加大了MLF凈投放,且月內第二次MLF投放均與貿易戰有一定關聯,央行在面臨貿易戰時主動做對沖的行為說明其無意通過收緊國內市場流動性來穩匯率。再加上近期貶值預期有所弱化,短期匯率問題很難成為當前債市的主要矛盾。從通脹層面來看,近期豬瘟疊加壽光水災,鮮菜和豬肉價格出現了大漲,CPI食品項將面臨一定壓力。但考慮到油價漲勢放緩、且基數抬升,預計三季度CPI同比將會在2%以上震蕩,PPI同比則面臨趨勢性下行,年內CPI和PPI的絕對壓力都比較有限,可適當關注預期差。不過,近期市場通脹預期難免上升,對債市可能會形成短期沖擊。在通脹預期升溫和地方債供給壓力下,市場情緒相對疲弱,短期可適當關注交易性機會。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股指在藍籌帶動下全線反彈,而成交量進一步萎縮。上證綜指漲2.27%,深圳成指漲1.53%,創業板指漲1.10%,滬深300漲2.96%,上證50漲4.12%,中小板指漲1.58%。兩市成交1.27萬億,再創5月初以來最低,但外資凈流入115.57億。行業漲幅前三的是非銀金融(+5.73%)、銀行(+4.31%)、食品飲料(+3.10%);跌幅前三的行業是綜合(-1.33%)、紡織服裝(-1.06%)、農林牧漁(-0.68%)。概念指數中,鈦白粉、征信、獨角獸等概念漲幅居前,大豆、二胎政策、天津自貿區等概念跌幅居前。國壽安保基金認為,股市底部修復式反彈,短期可以樂觀一些。外部看,央行重啟人民幣匯率“逆周期因子”,人民幣匯率有望企穩,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而外資已悄悄流入百億。內部看,當前政策底率先確認,傳導到市場底和經濟底還存在時滯。不過與其猜測股指底部在哪里,不如結合中報自下而上深挖被錯殺的各細分行業的優質個股,價值投資機會已大量涌現。行業方面,在上周藍籌大漲、市場風險偏好上升之后,本周適當加倉業績超預期的成長股,彈性會更大。受益于月底MSCI納入比例提高至5%,低估值的銀行、保險作為壓艙石仍值得配置。此外8月底仍須關注中美貿易摩擦和加征關稅的進展。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