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月以美元計價的外儲規模為31399億美元,環比上升207億美元。實際外儲增加表明當期結匯需求更為旺盛,12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出現顯著走強,NDF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進一步刺激了此前受到壓制的結匯需求釋放。當前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去年9月初央行取消外匯風險準備金時的水平。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去年外儲企穩和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出口恢復正增長有關,但更重要的在于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打破后,資本外流顯著好轉,預計今年人民幣匯率仍將維持穩定,外儲大概率雙向增減,壓力不大。
債券市場方面,跨年之后資金面轉松,利率債短端收益率出現大幅下行。長債則在一行三會聯合發布302號文的沖擊下繼續承壓,10年期國債、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4.0bp和9.9bp,收益率曲線快速陡峭化。信用債方面,3Y以內短融、中票收益率也隨資金利率出現大幅下行,且低等級品種表現更好。短端資金寬松背景下,推遲及取消發行的規模較上周大幅下降。不過,3Y以上期限中票需求不佳,收益率仍趨于上行。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302號文的核心內容在于限制代持、控制各類機構杠桿,未來市場加杠桿的能力可能會下降,債市整體需求將受到一定影響,尤其是低等級信用債的流動性溢價上行風險較大。疊加《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落地,銀行通過資管產品發放委托貸款的通道受限,非標融資難度提升可能會加劇地產、城投等品種的再融資風險。整體來看,去杠桿背景下債市面臨的監管壓力較大,在投資者選擇短久期、高評級的一致決策下,未來長久期、低評級信用債的調整壓力將會逐漸顯現,等級利差、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均有走擴的風險。可密切關注未來利率債持續大跌后的反彈機會,但嚴監管的市場氛圍下長債反彈的空間相對有限,短期仍建議謹慎交易。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股指全線大漲,滬指一度突破3400點,創18個月最大周漲幅,兩市成交1.97萬億元,較前周微漲。上周上證綜指漲2.56%,深圳成指漲2.74%,上證50漲2.51%,滬深300漲2.68%,中小板漲2.13%,創業板漲2.78%。上周行業漲幅前三分別為房地產(7.71%)、建筑材料(6.51%)、家用電器(4.60%),漲幅后三的行業分別為汽車(0.46%)、傳媒(0.76%)、電氣設備(0.85%)。概念指數中,上周打板、新型城鎮化、油氣改革概念漲幅居前,而次新股、芯片國產化、3D傳感概念跌幅居前。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全球經濟復蘇與中國經濟韌性強勁在新年仍將延續,海內外機構增持而邊際定價A股所形成的價值投資慢牛趨勢未改,行業龍頭估值與國際接軌過程還未結束。春季躁動環境下市場短期向好的概率較大,前期上證接近3250點一線后市場出現短期弱企穩態勢,我們也認為短期應當更加積極一些。近期市場風險偏好出現了快速的恢復,題材炒作也出現顯著的回暖跡象,我們認為在缺乏宏觀數據的環境下仍有望保持。流動性來看,市場短端利率已出現下行,年初流動性緊張局面的緩解也促進了春季行情的發酵。但是也需要保持一絲謹慎,其中1月限售股解禁高峰已至,以及近期監管部門政策頻出,金融監管仍維持高壓,階段性的向好行情的到春節前后可能會出現一些壓力。行業方面,春季躁動下的短期行情向好,推薦關注通脹邏輯的石油石化、有色、化工,年度觀點中資產重估疊加近期政策邊際趨松預期升溫的房地產和低估值的券商。主題投資方面,智能汽車或成為短期最重要的主題,另外也可以關注大數據、半導體、5G等投資機會。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