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前半周受人民幣大幅貶值、資金外流加劇的影響,資金面明顯收緊帶動債市收益率顯著上行,但隨后央行公開市場通過逆回購投放資金1900億維穩資金面,資金利率回落并進而帶動債市收益率整體回調。全周來看,收益率曲線呈熊平走勢。1年以下利率債收益率平均上行8bp左右,而中長端利率債整體上行幅度有限,10年期國開全周來看收益率仍小幅下行2bp左右。受流動性擔憂的影響,7年利率債和10年利率債再現明顯倒掛走勢。信用債上周表現整體好于利率債,短融信用利差平均壓縮15bp左右,且低等級壓縮幅度相對更大一些;中票信用利差平均壓縮7bp,資產荒背景下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仍然存在大量增持債券資產的需求。
由于上周開盤中間價均較前一日收盤價呈升值態勢,引發市場擔憂央行近期出現主動引導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政策意圖,從而加劇人民幣貶值預期,全周在岸和離岸市場均大幅貶值超過1000bp,并進而引發股市和債市出現調整。但一方面在全球需求放緩以及各國貨幣競相貶值的背景下,通過貶值促進出口的實際作用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相關政府人士也強調中間價的調整不僅要參考前一日的收盤價,也需要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波動情況。年初以來央行主要為減少對市場的干預程度,允許匯率更市場化的波動,并參考CFETS指數中一籃子貨幣的變動情況,無意主動引導人民幣貶值。匯率貶值目前來看對債市的影響有限,僅會帶來短期波動風險。由于境外投資者持有債券比例極低,目前不足3%,直接影響較小,主要通過資金面影響債券利率。而針對匯率貶值帶來的資金波動風險,央行有充足的定向以及降準工具可以應對資金外流,同時今年的貨幣政策重心也將更加傾向于維穩短端資金利率,因此無需過度擔心匯率貶值對債市的負面影響,從上周下半周匯率加速貶值伴隨著債市收益率顯著下行也可得到印證。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