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方面,上周長端收益率小幅下行。上周在社融數據超預期后,利率出現了顯著調整。上周五央行發布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態依然友好。上周周二MLF超量1000億續作,驗證了央行寬松態度,市場情緒有所緩和。周三通脹數據低于預期,進一步有利于市場情緒。2月下旬處于經濟數據空白期,資金面主導因素更強,因而在社融數據出爐、債市調整后,上周長端收益率再度下行。此外,外圍地緣政治沖突也對市場情緒形成擾動。
從基本面數據來看,上周通脹偏弱,低于市場預期,一是在保供穩價政策下,煤炭、鋼鐵等工業品價格穩定;二是內需偏弱,三四線地產銷售仍然處于底部區域,內需帶來的通脹壓力較小;三是疫情反復,影響服務消費,服務相關價格偏弱。此外,受冬奧、疫情影響,地產銷售、基建相關高頻數據并未出現顯著好轉,往往持平或低于往年同期,穩增長政策尚未得到數據證實和支撐。
流動性和政策方面,央行超量1000億續作MLF,連續兩個月超量續作,央行仍然處于寬松周期中。在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表示防風險取得重要成果,工作重心轉向穩增長;刪除地產風險可控,地產政策逐步糾偏;對物價著墨明顯減少,通脹對貨幣政策制約下降;寬信用、降成本的思路較為明確;此外,央行明顯更加關注貨幣市場利率的穩定性,降低貨幣市場波動。
整體而言,在社融超預期帶來沖擊后,債券市場又重新走強。2月中下旬處于經濟數據空白期,資金面主導因素更強,對債市相對友好。國內來看,在確定政策見效之前,央行政策將保持寬松,短端確定性更強;穩增長政策出臺節奏較慢,市場對政策效果尚未達成共識,后續需要密切關注寬信用、穩增長政策的落地、見效情況。外圍因素更趨復雜,一方面,關注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對于加息和縮表的節奏,另一方面,需要關注地緣政治沖突的演變。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場延續節后反彈趨勢,主要寬基指數均取得正收益,創業板指跑贏上證50,中證1000跑贏滬深300,小盤成長股相對占優。從行業表現看,今年以來確定性較強主線主要包括穩增長、抗通脹、以及疫情結束三個方向,多個相關行業累計漲幅為正,但上周表現均有所弱化,石油石化、農林牧漁、商貿零售所代表的交易通脹板塊等跌幅相對較大。電力設備、有色金屬、化工、食品飲料等受制于機構擁擠以及估值高低切換影響的核心賽道上周集體反彈。具體來看,上周多數行業不同程度上漲,電力設備、有色金屬、醫藥生物、美容護理、建筑裝飾等行業領漲,非銀金融、公用事業、石油石化、銀行、交通運輸等行業漲幅較低。
權益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去年底以來經濟下行壓力、疫情的再度擴散、以及房企信用風險等多重因素造成衰退預期強化,疊加海外流動性收緊和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共同制約市場上漲,而隨著穩增長政策的逐漸發力,以及美聯儲1月FOMC紀要未進一步明確緊縮路徑,近期大部分制約因素出現了消退跡象,國內政策與市場信心逐步回歸良性循環。從基本面看,
1月通脹數據雙雙回落,較低的價格環境有利于穩增長政策的落地。1月PPI環比繼續負增長,其中,上游商品貢獻較大負增長,保供穩價政策帶動黑色商品價格下跌,中下游價格相對平穩。CPI同比增速再度不及預期,豬價環比由漲轉跌是主要拖累項,非食品項則在國際油價上漲帶動下環比窄幅上漲。從風險偏好看,上周由于美國十債利率連續兩天破2%,以及地緣政治反復升級影響,VIX指數波動上升,但對A股市場影響較小。未來仍需關注美聯儲加息縮表步伐,雖然國際油價近期有所回落,但整體供需緊平衡對其進一步上漲仍有支撐,對美國通脹以及政策收緊預期同樣有所強化。整體來看,經過年初以來調整,新老核心資產估值回歸到了更為合理的水平,配置價值正在顯現,流動性寬松環境也對成長股估值存在一定支撐,前期回調幅度較大的主賽道板塊有望企穩,預計未來市場主線將由景氣反轉板塊的估值修復向高景氣板塊的估值提升傳導,建議關注穩增長和技術革新兩條配置主線,中長期行情仍以技術產業升級為主線,依然看好新能源、半導體等科技成長的配置型機會;短期主線偏向防御性和估值修復,尋找低估值且存在景氣反轉預期的相關板塊,短期關注大金融以及基建地產產業鏈等低估值修復性機會。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