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12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積極擴大內需、穩定外需,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相比10天前的政治局常委會要求“要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要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國壽安保認為,整個會議表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后續工作主要轉向精細化分區域疫情管理和做好經濟社會建設,而政策表述的這兩個“更加”顯示后續力度可能進一步加大。
另外需要關注,海外疫情有新的加速擴張趨勢,其中尤其是日韓兩國在新患病人數快速增加、與中國產業鏈關聯度高兩個因素要密切關注,后續要小心國外疫情變化對國內經濟、市場的沖擊。不過目前來看,這一影響還非常可控,而且對中國的直接影響也相對有限。
債券市場方面,央行縮量投放MLF對沖到期逆回購,流動性整體偏寬松。上周股市繼續走強,利率債震蕩,信用利差進一步壓縮。展望后市,疫情對一季度GDP的沖擊難以避免,消費、生產和工業品價格可能都將明顯承壓。從長周期來看,外需跟隨全球經濟共振走弱的趨勢未發生改變、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及消費持續反彈動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未來宏觀經濟仍處于長周期筑底階段。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強調“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勇于擔當”,整體貨幣政策基調穩中偏松,結構性寬松仍有空間。預計流動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狀態,資金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風險。短期來看,國內疫情逐漸趨于穩定,對復工的沖擊卻尚未結束,全球疫情也仍在擴散,市場預期反復中債市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從中長期來看,基本面和流動性環境對債券市場的支撐依然明確,對債券市場持樂觀態度。
股票市場方面,市場延續持續向上,科技板塊一路領跑。本周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漲幅分別為4.20%,6.54%和7.61%。從行業指數來看,電子(13.40%)、軍工(12.19%)、通信(11.11%)、計算機(10.31%)、汽車(9.25%)等行業表現相對較好,房地產(0.22%)、銀行(1.60%)、醫藥(1.64%)、家電(2.52%)、鋼鐵(2.69%)等行業表現靠后。國壽安保認為,疫情不僅拐點確認的概率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對A股情緒影響已經幾乎完全可以忽略,甚至在總書記關于把疫情作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市場邏輯已經按照積極的角度來理解疫情的影響和對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部分新興產業的支撐上,后續風險非常可控,反而需要防范因流動性環境較好而引發的上行風險。中期來看,A股市場大概率會重歸基本面,而疫情的一次性影響后續也會逐漸消退,對市場趨勢向上不會產生影響。結構上,科技板塊仍將繼續領漲,且在5G建設和智能汽車政策推動下,相關板塊表現會更佳。盡管,由于其他國家疫情出現新變化可能會導致全球市場出現一些波動,但國內市場調整空間有限,結構性行情會延續更強。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