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官方疫情數據,新增確診人數已經出現了階段性的企穩和減少,盡管疊加春運返程但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也出現了趨勢性回落,可以初步判斷疫情的第一高峰已過,與此對應的對資本市場在情緒上沖擊最大時段已過。如果后續在復工中延續較好的疫情控制,預計整體疫情將較快確認總感染人數的穩定和基本控制。后續,資本市場主要從情緒影響轉向基本面影響,不可否認由于春節假期的延長和復工的推遲,2020年一季度宏觀經濟階段性會有所壓力,但無論是觀察政策走向還是根據“非典疫情”的歷史經驗,對經濟的沖擊也更多是一次性的,進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是相對溫和的,預計股票市場因疫情沖擊基本面的壓力不會太大,全年市場仍趨勢向好。
債券市場方面,春節過后資金利率一度上行,央行加大逆回購投放并調降OMO利率,貨幣政策態度以穩為主。疫情擴散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利率債暴漲,10年國債收益率一度臨近2.8%關口。展望后市,疫情對一季度GDP的沖擊難以避免,消費、生產和工業品價格可能都將明顯承壓。從長周期來看,外需跟隨全球經濟共振走弱的趨勢未發生改變、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及消費持續反彈動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未來宏觀經濟仍處于長周期筑底階段。預計節后資金面整體有望保持合理充裕狀態,在感染人數峰值出現前,資金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風險。短期來看,疫情擴散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債市暴漲后需要注意交易的安全邊際。從中長期來看,基本面和流動性環境對債券市場的支撐依然明確,對債券市場持樂觀態度。
股票市場方面,上周一出現單日大幅調整后,市場趨穩后反彈。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漲跌幅分別為-3.38%,-0.62%和4.57%,創業板指收于2015.8點,再創2016年12月以來新高。從行業指數來看,醫藥生物(5.98%)、計算機(4.19%)、傳媒(3.24%)、綜合(1.96%)、電氣設備(0.14%)等行業表現相對較好,采掘(-7.68%)、房地產(-7.07%)、建筑裝飾(-6.91%)、鋼鐵(-6.60%)、有色金屬(-5.81%)等行業表現靠后。國壽安保認為,疫情變化對股票市場主要是兩階段沖擊,情緒影響和基本面調整,目前情緒影響基本已經確認且市場韌性強于預期,后續壓力不會太大;而基本面調整部分影響更加溫和,而且結構性差異較大,部分受影響不大甚至受益于假期延長的傳媒、計算機等行業的子行業個股,可能反而表現更強。整體上看,應保持對股票市場的信心,短期恐慌后市場明確企穩,目前估值相對合理,應選擇市場阻力小的方向進行積極布局,全年角度看科技大周期的趨勢向好。具體建議方向我們維持節前的建議,中期對科技股的看好,受益于事件性催化的醫藥、傳媒等行業可能逆勢走強,是短期策略性的優質品種。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