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涉及總體要求、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做優做強、健全退出機制、解決突出問題、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7大方面、17項舉措(我們簡稱“國七條”)。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始終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任務之一,是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制度環境和必須條件。國壽安保認為,本次文件延續了2004年“國九條”、2014年“新國九條”的總體綱領, 同時此次專項頂層設計文件出臺,體現戰略高度,也再次印證了政策重點變化,進一步把“資產定價”功能交予市場。從中期來看,有利支撐了后續資本市場持續向好。
債券市場方面,節后首日央行凈回籠5600億資金,資金面整體偏緊。受美國選情和刺激政策預期驅動,國慶期間海外市場保持穩定,節后國內股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受股債蹺蹺板影響,債券市場整體承壓,長端利率繼續上行。從基本面來看,在寬松貨幣及積極財政的組合拳配合下,國內生產活動持續恢復。從修復結構來看,基建和地產保持增長韌性;消費漸進恢復;出口顯著超預期,海外需求加速修復,經濟周期狀態正在由被動去庫存向主動補庫存轉變,制造業仍有改善空間。短期而言,需要跟蹤地產融資收緊對拿地、新開工的影響,關注投資增速能否在高位保持韌性。長期來看,需關注政府債券發行高峰過后,是否出現社融增速拐點,從而出現融資到基本面的傳導鏈條。從流動性來看,近期央行操作體現了維護資金面穩定的積極態度,MLF超額續作,公開市場投放規模有所增加,資金利率基本圍繞OMO利率和MLF利率運行。短期來看,10月是傳統繳稅大月,疊加地方債發行收官和四季度國債供給,需要關注財政因素對流動性的擠占。整體而言,超儲率偏低的情況下,疊加繳稅沖擊和利率債的發行,資金面波動幅度可能加大;從基本面來看,債券市場交易性機會或來自經濟復蘇斜率的預期差,以及海外事件對風險偏好的沖擊。
股票市場方面,“十一”假期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普遍上行,帶動了A股市場也出現了較強勢的反彈。整體上看,在美國大選首次總統辯論后,市場對后續選情預期顯著調整,“Democratic sweep”的概率顯著提升,促進全球風險偏好持續抬升。國壽安保認為,后續短期市場將面臨較強反彈,但中期的外部潛在不確定性仍在,市場難全面向上,大概率回歸到區間震蕩格局。一是美國大選選情越發明朗,促進市場風險偏好抬升,但需要提示海外事件沖擊仍將持續,未必在11月初會明確不確定性落地,后續風險偏好仍將持續波動。二是雖然外部不確定仍在,但A股可能有望改善,前期外部風險尤其是針對科技等領域的風險持續壓制A股市場,但進入大選白熱化階段“打中國牌”未必對選舉有用,市場所擔心的風險因素體現在國內市場上可能相對可控。三是近期新發行基金等微觀流動性數據明顯改善,有利于改善前期對增量資金的擔憂。因此,市場大概率會回歸震蕩,10月市場相對偏強,投資邏輯還是集中在季報的確定性和產業趨勢向好的板塊。具體行業推薦上維持不變,建議關注“周期龍頭+科技”板塊,首先是可以參與通脹交易,短期經濟基本面改善,工業生產資料的下游需求向好,尤其是基建鏈、地產鏈需求有望延續改善,其中部分具備漲價能力的板塊可能會表現更好,部分優質周期龍頭在化工、煤炭、銅、電解鋁、玻璃等方向;其次是泛高端制造業,可進一步聚焦在高端制造中與“十四五”規劃方向相對收益的板塊,短期看光伏、風電可能會最先受益,另外在電力設備制造、電子通信制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汽車零部件等專業零部件制造,也可以繼續尋找優質個股逢低配置。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