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牌基金經理奔私潮涌的行業背景下,原中銀基金的老牌明星基金經理張琦卻選擇堅守公募基金行業,加盟國壽安?;?。張琦投資風格穩健,長期業績優異,其管理的混合型基金中銀行業優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中銀動態策略基金分別獲得過晨星、海通等權威評級機構的五星基金評級。
在金融街盈泰中心,記者見到了國壽安?;饠M任股票投資部負責人張琦,他向記者詳細講述了他的“投資經”。
投資源于生活
張琦認為,作為職業投資人,在自己的投資框架里,長期努力的方向是,希望能夠專注于產業和行業研究,前瞻性的辨明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通過不同質地企業的研究和比較,尋找到符合產業方向且具備格局和潛力的企業,分享其成長價值,張琦稱之為“經”。同時,資本市場也是對復雜人性的映射,存在許多非理性的因素和噪聲,主觀對客觀的認知存在偏差,價格與價值的偏離是常態,需要深入理解投資者情緒變化對估值造成的擾動,適當提高短期博弈和交易的能力,來管理好短期風險導致的投資組合業績波動,張琦又稱之為“權”。如何才能前瞻性的把握產業趨勢,張琦認為,最重要的是多向產業界和科技界學習,勤調研、多閱讀、深思考。
如何挖掘投資機會?張琦稱,“投資并不是玄妙的事情,投資源于生活。作為職業投資人,需要時刻觀察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現象,繼而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尋求現象背后的本質,以及對未來的啟示?!睆堢嬖V記者,舉個簡單的例子,譬如廣場舞很流行,通過觀察至少可以看到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婦女有著普遍而強烈的健身文娛需求,我們的文娛體育公共設施供給尚顯不足,大型購物中心或者城市生活廣場仍然具有生命力等。據此,透過現象分析本質或得到啟示,可以挖掘相應的投資機會或者修正在投資上的一些偏見或認識。
追求組合管理的平衡
一個典型的權益類的基金組合通常會包含幾十支個股,基金經理獲得超額收益的方法各有不同。基金組合的構建和管理,折射了基金經理本人對于客觀世界的認知,反映其個性和稟賦。
作為一位70后基金經理,在股海沉浮多年的張琦更在意基金組合構建和管理上的平衡。
張琦崇信復利法則,力求穩定風格,希望在基金組合潛在的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適當的平衡,追求長期穩定且可以復制的投資業績,并適當兼顧短期業績的波動。張琦認為,由于無時不刻都在面對來自短期相對收益排名和市場波動的客觀壓力,基金經理也需要努力保持內心的平衡。
對于基金組合的戰略性投資品種,張琦表示,力爭選擇符合產業方向和趨勢的優質成長股,通過長期持有獲得超額投資收益。身處資產管理行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希望能夠通過不間斷的努力可以做到:立足產業,識微見幾;敬畏市場,客觀獨立;經主權從,兼容并包。
把握“兩極兩中”四條主線
關于中長期的投資策略,張琦表示,會重點關注其稱之為的“兩極兩中”四條主線,四條主線并非靜態的和機械的,而是現階段的視覺角度和分析框架。對于未來的組合構建,兩極具有張力,“兩中”則具有定力。
“兩極”著重體現組合的“張力”,包括以下兩點。
其一,大國崛起,積極尋求反映國家意志、大國戰略及與深化改革相關的投資機會。圍繞內政外交的重大方略,圍繞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的重點領域,挖掘其中所蘊含的的投資機會。“尋找那些能夠通過改革釋放經營活力、激發創新動力,從而具備長期成長價值的相關標的?!?br/>
其二,新經濟,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生物科技、新能源、物聯網、先進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浪潮正在對經濟、社會產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新一輪的全球范圍的產業革命正在蓬勃展開,技術革命將對傳統的產業和行業產生全方位的影響,新的商業模式將不斷出現,舊的產業格局面臨重塑,傳統企業謀求轉型,大量的創業型變量公司不斷涌現。在這一輪全球性的產業革命中,相較于近代史上的歷次產業革命,中國將最有可能同步于發達國家,甚至在某些具體的應用領域有可能領先于全球,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以互聯網金融為例,它并不是簡單的互聯網+金融,它的背后是普惠金融、場景化金融、大數據金融。盡管目前已經出現了許多互聯網金融的明星股,但一定能夠持續發現更多的明日之星。
“兩中”則具備“定力”,包括以下兩點。
其一,基于人口結構和收入結構的變化,可以尋找到一些新的投資邏輯和投資機會。譬如,老齡化帶來的養老產業及健康管理產業的投資機會;反映九零后、九五后人群消費偏好和消費趨勢的投資機會;社群文化、亞文化、小眾文化、分享文化等逐步興起所衍生出的利基市場或新商業模式帶來的投資機會。張琦特別強調,無論市場如何變化,與居民健康生活和品質生活相關的泛消費行業以及大健康行業始終會是組合的基礎行業配置方向,會特別關注其中的新興行業的投資機會。
其二,基于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和社會治理的優化和創新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從失范到有序,從沖突到和合,未來會更好,凡是能夠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的產業或行業都會孕育較好的投資機會,包括但不限于,環境治理、食品安全保障、社會誠信體制建設、地下管網建設、文娛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等。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